山东国内国际频道视频电子报 下载APP 微信扫码下载客户端 济南 济南 青岛 青岛 淄博 淄博 枣庄 枣庄 东营 东营 烟台 烟台 潍坊 潍坊 济宁 济宁 泰安 泰安 威海 威海 日照 日照 临沂 临沂 德州 德州 聊城 聊城 滨州 滨州 菏泽 菏泽 公益 公益党建 党建体坛 体坛娱乐 娱乐相亲 相亲汽车 汽车职场 职场教育 教育科技 科技评论 评论产经 产经青未了 青未了政务 政务眼界 眼界味道 味道房产 房产文旅 文旅经济 经济消费 消费社会 社会财经 财经健康 健康看点 看点本地 本地壹点号 壹点号摄影 摄影福彩 福彩乐活 乐活书画 书画AI写稿 AI写稿时事 时事壹粉 壹粉大学 大学智库 智库同城 同城舆情 舆情省政府 省政府法治 法治演艺 演艺电商 电商商务 商务康养 康养社科 社科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原创 原创聚焦山东 聚焦山东养老 养老孕婴童 孕婴童生活 生活综合 综合 推荐 推荐直播 直播果然视频 果然视频壹视频 壹视频小视频 小视频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黄三角早报 黄三角早报 山东打造全国首家生态无人农场,无人农机3分钟播完一亩麦 点一点手机App,无人驾驶农机就按指令去播种。11月6日,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禾丰种业生态无人农场里,无人驾驶农机正在抢种冬小麦。“无人农机采用卫星导航,播种一亩地仅需3分钟,百米作业精准度可达2.5厘米以内。”农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全国首家生态无人农场,禾丰种业生态无人农场的耕、种、管、收已逐步实现无人化作业。在农场的无人农机具库里,多型号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导航收获机、云监控播种机等无人装备,让人应接不暇。不仅如此,生态无人农场还建有数字化的决策指挥系统。农场负责人、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介绍,农场里建有一张“数字天网”——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基探测相结合建构 农情要闻 11-12 全国秋冬种加紧推进 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眼下,我国粮食主产区正抢抓农时分类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秋冬种。截至11月10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秋冬种面积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近几天,黄淮海主产区天气有利,当地加紧抢种冬小麦。安徽强化精细整地,加快土壤散墒,避免因土壤偏湿造成烂耕烂种,影响出苗质量。并组织全省1700多名农技骨干,下沉一线服务种粮大户,带动小农户实现大范围高质量播种。山东提前将6000多万亩冬小麦播种任务分解到具体地块,并推广抗寒早熟品种和抗湿晚播技术,减轻晚播影响。在郯城县,当地组织100多名农技人员包片指导农民加紧播种。眼下,长江流域冬油菜正加紧播种,进 农情要闻 11-12 烟台市加快打造中国北方海洋种业繁育基地,助力海上山东建设——突破渔业芯片 重绘海鲜地图 海洋种业是现代海洋渔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海洋经济命脉。近年来,烟台市加快打造中国北方海洋种业繁育基地(简称“北繁基地”),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700亿单位,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达到24个,持续助力海上山东建设。走进位于莱州市的山东海洋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座座圆柱形育苗池里,上百万尾红色的精灵自在地嬉戏。这就是明波水产最近实现产业化繁育重大突破的“两条红鱼”——豹纹鳃棘鲈(东星斑)和红九棘鲈(红瓜子斑)。“东星斑和红瓜子斑都是南方热带海域的名贵鱼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北方没有规模化养殖的先例。我们瞄准这一产业空白,开启了‘两条红鱼’的北上计划。”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升告诉记者,莱州冬冷 农情要闻 11-12 潍县萝卜究竟有何魅力?一条视频告诉你 "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这句流传百年的山东老话,道出了潍县萝卜在山东人心中的独特地位。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颗萝卜究竟有何魅力?微信“齐鲁农超”小程序搜索“潍县”买同款。 农超溯源 11-10 蒙阴蜜桃的“循环密码”:12万吨枝条变资源,生态链撑起百亿元产业 在蒙阴县71万亩蜜桃园里,每年修剪产生的12万吨果木枝条曾是困扰果农的“废弃物”。如今,这些枝条通过“果—菌—肥”“枝条—燃料”等循环模式实现全量利用,配合“林果+中蜂”立体种植技术,不仅解决了生态污染难题,更让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35%,为2024年蜜桃全产业链109亿元产值筑牢生态根基,成为“两山”理念落地的生动实践。枝条转身:从“生态包袱”到“资源金矿”蒙阴县80%的山地丘陵上,蜜桃种植每年产生大量枝条,随意堆放或焚烧曾造成环境污染。2016年起,当地探索“变废为宝”路径,构建起两条成熟的枝条循环产业链。在“果—菌—肥”链条上,果木枝条经粉碎加工制成菌棒,用于香菇等食用菌培育。山东美华农业 农超溯源 11-10 蒙阴蜜桃:以品质铸品牌,266亿价值领跑全国桃产业 作为中国蜜桃种质资源集散地,蒙阴县凭借260余个蜜桃品种的丰富储备,实现从4月到11月的全年鲜果供应,其中15个主栽品种种植面积超万亩,构建起覆盖早中晚熟的全域品种体系,不仅牢牢占据全国桃产业品种主导权,更成为推动产业持续增值的核心动力。科研赋能:搭建平台破解品种迭代难题蒙阴县始终将品种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依托多重科研平台筑牢品种研发根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上海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专业研发平台,专注蜜桃新品种的培育、引进与推广。2014年,山东首家果业院士工作站在蒙阴成立,进一步强化科研攻关能力。针对桃树重茬障碍这一行业难题,2022年蒙阴县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 农超溯源 11-10 你知道吗?潍县萝卜的清脆声“响彻百年” “咔嚓”一口清脆,舌尖一丝甜辣。潍县萝卜,这个有着近300年栽培历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清代起便是备受推崇的皇家贡品。标准的圆柱形身材,表皮翠绿玉白,入刀之处清脆迸裂,咬上一口绿如翡翠的内芯,微甜多汁,甜中带辣。"咔嚓"一声,这穿越三百年的清脆声响,是“齐鲁农超”为您溯源直达的冬日养生秘籍。 农超优选 11-10 兰陵农高区: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和投资洼地 近年来,兰陵农高区紧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以精准招商为抓手,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成功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与投资洼地,有效推动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跨越式发展。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兰陵农高区紧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聚焦蔬菜、花卉良种研发繁育等关键领域,深化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加快推进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兰陵试验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打造了集种质更新、技术推广、生产培训于一体的区域性农业创新平台。今年以来,已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转化科技成果2项,持续为辖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壮大注入强劲动力。在招商引 齐鲁农超 11-06 专题 “好品山东・优特农品”走进京津冀农产品推介活动 “好品山东・优特农品”走进京津冀农产品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走出去强起来③|从“走出去”到“闯得开”,“齐鲁农超”用品质闯出全国市场 走出去强起来③|从“走出去”到“闯得开”,齐鲁农超用品质闯出全国市场 专题 佛桃匠心 文化塑魂|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调查(肥城篇) 肥城桃木:从废弃原料到复合型资源,解锁“木”尽其用新价值 肥城:全链路覆盖,两分钟看懂肥城桃产业的进阶密码 桃木生金,匠心筑梦——肥城非遗传承人一把刻刀助力乡村振兴 嘉祥县司法局打造“民生嘉援”服务品牌 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惠民生、暖民心、扶民困、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嘉祥县围绕群众实际法律需求,持续推进“民生嘉援”服务品牌建设,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58件,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58.11万元。强化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效能嘉祥县坚持民生至上,在全县实施法律援助惠民生提升工程,凝心聚力开创法律援助工作新局面。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将“加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服务”列入2025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同时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责任目标、系统推进落实,有力有 齐鲁农超 10-27 专题 沂源桃业 品牌跃升|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调查(沂源篇) 沂源东里藏“黄金”:新农人郝文杰以桃为媒铺就乡村共富路 齐鲁农超大篷车对话新农人郝文杰|让全国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美味的沂源金黄金桃 “齐鲁农超大篷车”开往黄金梯田沂源,探寻代表健康祥瑞的金黄金桃 专题 安丘桃韵 四季流金|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调查(安丘篇) “齐鲁农超大篷车”发车啦!首站聚焦安丘桃园,尝尝超级好吃的黄金蜜桃 217个品种,一种桃子一种口味!“齐鲁农超大篷车”第一站:溯源山东大桃 一颗白桃从枝头到出口海外要经过哪些环节?“齐鲁农超大篷车”带你走进安丘桃罐头工厂山东鲁丰集团一探究竟 齐鲁农超“三天连动三城” 山东好品扬帆粤港澳大湾区 2025年10月21日至23日,“齐鲁农超”携山东16市精选好品,开启了一场贯穿珠海、澳门、香港的“三天连动三城”系列展示推介活动。此次行程是山东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布局的战略举措,通过平台化运作、数字化赋能,推动山东优质农产品加速对接国际市场。横琴首站:打造品牌出海战略支点10月21日,“齐鲁农超”携山东好品首站亮相珠海横琴“好品山东横琴品牌出海中心”。该中心于2025年5月23日正式挂牌运营,是山东省在珠海横琴设立的农产品“品牌出海”新平台,目前已集结山东全省16市240余家企业的近700种特色产品。“齐鲁农超”此次带来142件山东名特优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包含莱阳梨、周村烧饼、泰山黄精、临 农情要闻 10-24 1.2万 山东农业和大健康产业专场推介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2日,山东农业和大健康产业专场推介活动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好品山东”为核心载体,聚焦农业与大健康产业领域,为鲁澳两地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助力山东优质产品共同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标志着山东农业与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合作迈出关键一步。 农情要闻 10-24 “齐鲁农超”携山东好品亮相珠海横琴“好品山东横琴品牌出海中心” 10月21日,“齐鲁农超”携山东好品亮相珠海横琴“好品山东横琴品牌出海中心”,进一步强化该中心作为品牌展示、跨境贸易、供应链服务、国际认证、数字营销于一体的综合出海基地功能,为山东优质农产品走向全球构建了坚实的战略支点。 农情要闻 10-24 平邑桃罐头:以技术创新破局 传统产业迈向“智”造新阶 作为“中国罐头之都”的核心品类,平邑桃罐头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到规模化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在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推动产品品质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平邑县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研发核心工艺、搭建创新平台,持续推动桃罐头加工技术迭代,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双提升。核心工艺突破,解决传统加工难题传统桃罐头加工过程中,“果肉软烂、色泽暗沉、营养流失”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平邑企业聚焦工艺创新,研发出多项核心技术破解难题。临沂奇伟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党员技术团队研发的“水果罐头真空预煮集成新技术”,通过85℃-90℃精准控温与负压环境处理黄桃,可保留果肉硬度与天然色泽,减少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流失,该技术被认定为 农超溯源 10-24 1.1万 “中国罐头之都”平邑:数字浪潮下的传统产业升级样本 2023年9月,山东省平邑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罐头之都·平邑”称号。依托雄厚的林果资源基础和成熟加工体系,平邑已形成以果蔬罐头加工为主,水果种植、玻璃制品、彩印包装、电子商务、物流配载等为辅的省级产业集群,年加工各类罐头超70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元。其中,桃罐头产能较为突出,近年来通过电商渠道突破传统销售模式限制,实现从“产能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2023年数据显示,平邑桃罐头电商销售额突破8亿元,占该产业总销售额的23%,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逐步显现。电商破局:破解传统产业“季产年销”制约长期以来,平邑桃罐头产业受“季产年销”模式影响较大——每年7-9月 农超溯源 10-24 1.1万 “好品山东・优特农品”走进京津冀农产品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10月18日,“好品山东・优特农品”走进京津冀农产品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为山东农产品与京津冀市场搭建高效合作桥梁,助力“好品山东”品牌焕发崭新活力。 农情要闻 10-23 肥城桃木:从废弃原料到复合型资源,解锁“木”尽其用新价值 在山东肥城,桃木的属性已超越普通木料范畴,成为串联当地产业发展、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核心资源。依托本地丰富的肥城桃种植基础,当地将每年产生的废弃桃木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构建起从原料循环利用到品牌培育、从技艺传承到市场拓展的完整产业链,使桃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产业规模:占据全国85%市场,承载四万就业岗位肥城桃木产业已在全国桃木旅游制品领域形成规模优势。据公开数据显示,肥城市从事桃木工艺旅游制品加工的企业达160余家,从业人员超6.7万人,年总产值达26亿元,产品占据全国桃木旅游制品市场80%以上的份额,该市也因此获得“中国桃木雕刻之乡”“中国桃木旅游商品之都”等称号 农超优选 10-23 1.2万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