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司法局打造“民生嘉援”服务品牌 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7 9455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惠民生、暖民心、扶民困、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嘉祥县围绕群众实际法律需求,持续推进“民生嘉援”服务品牌建设,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58件,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58.11万元。

强化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效能

嘉祥县坚持民生至上,在全县实施法律援助惠民生提升工程,凝心聚力开创法律援助工作新局面。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将“加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服务”列入2025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同时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责任目标、系统推进落实,有力有效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协调联动。与县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单位协调联动,使“法援”业务渗透到各领域,实现横向对接。三是突出品牌带动。深化“民生嘉援”品牌建设,把法律援助打造成标杆性的民生工程和嘉祥县法治建设的重要品牌,用心用情办理好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

优化服务网络,延伸覆盖范围

嘉祥县紧盯困难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建设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居)站点为辅助的便民服务网络。一是“就近”设点。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370个,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25个,站点实现镇村全覆盖。二是“就事”设点。在县综治中心等法律服务需求较大的场所成立工作站,协同有关部门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就人”设点。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小学等嵌入工作站点,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服务举措。四是“就便”设点。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设立“流动法律援助工作站”,巡回提供服务。

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实效

嘉祥县以制度创新为依托,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一是在维权渠道上做好“加法”。加强与综治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协调联动,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加心理疏导、帮扶救助等多元服务。二是在业务流程上做好“减法”。畅通“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实现申请援助“零等待”。三是在服务效能上做好“乘法”。建立优秀法律援助律师库,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强化案件承办满意度评价与回访,着力提高案件承办效果。四是在难点盲点上做好“除法”。针对鳏寡孤独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的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宣讲与入户走访相结合,在为民服务中常态化收集和发现居民群众矛盾线索,做到早发现、早帮扶、早援助。

(济宁市嘉祥县司法局)

责任编辑:冯岩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