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桂斌
这个暑假,济南“米仓学堂”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在读博士生董迪放弃了假期的休闲时光,带着满腔热情和专业知识,为这里的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不仅如此,她还用自己兼职赚来的钱,为孩子们购置了学习文具,用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
课堂上,董迪不仅教授英语知识,还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这些孩子很聪明,也很渴望知识,只是缺少一些机会和引导。”董迪说,“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帮助他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
除了义务支教,董迪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用赚来的钱为“米仓学堂”的孩子们购买了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当她把崭新的文具递到孩子们手中时,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谢谢董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一位收到文具的小女孩开心地说。
据了解,“米仓学堂”的创始人张传宝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农人。四年来,他坚持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场所,让这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在暑假也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这里条件有限,但孩子们都很努力。”张传宝说,“董博士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知识,更给了孩子们莫大的鼓励。” “教育可以改变命运,而爱能温暖人心。”董迪说,“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只要能帮助到这些孩子,就是值得的。”
这个夏天,董迪和张传宝用他们的坚持与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他们的故事,正传递着温暖与力量,让这个暑假变得格外有意义。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