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袭,潍坊嵩山水库防汛记

大众新闻客户端 08-01 3765

“截至21点48分,嵩山水库水位284m,距离汛限水位半米。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切忌放松警惕。”

7月31日夜,台风“竹节草”来袭前,48岁的夏振志一边跟值班室的同事交流水库最新情况,一边沿着大坝仔细巡查风险点。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峰值强度可达强热带风暴级别。

受其外围云系影响,7月31日16时,山东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和暴雨蓝色预警。17时50分,山东省水利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提醒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夏振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嵩山水库运行维护中心防汛负责人,从事防汛工作已经有27个年头。

巡查途中,距离大坝东头约650米处,夏振志停下了脚步。顺着他手电筒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主坝与副坝交界的地方。夏振志说,“这里在1990年汛期曾经发生管涌,所以到现在,我们每次巡查都会特别注意。”

巡查人员还在外排查风险点。不远处,嵩山水库办公楼防汛值班室灯火通明。4位值班人员紧盯水库水位的数字变动,分析降雨实况等数据。

“全库区已实现物联网设备全覆盖,可实时查看27个视频监控点位、7个位移监测点位、18个渗流监测点位的运行状态,同步接收3处上游雨量监测站的实时数据,所有监测信息均支持即时传输,为防汛调度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嵩山水库运行维护中心主任苏建钧说,“今晚我们就守在这,如果有突发情况,我们马上响应。”

“嵩山水库1970年建成,曾多次承受台风、暴雨考验,为防汛抗旱提供了支撑,更解决了山区‘靠天吃饭’的困境。”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副书记高明贵说。

记者了解到,在现代化管理体系建立基础上,嵩山库区已同步建成智能防管调度系统,未来将成为全省水库运管矩阵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水旱灾害科副科长孙淼表示:“随着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嵩山水库实现“数智”防汛,提升了对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

嵩山水库下游的南蒋村,年逾古稀的窦秀政曾参与水库建设。

面对再次来袭的降雨,他比较淡定:“村里微信群早发了通知,安置点也都准备好了。真要撤离,带上值钱的东西就走。”

水库51公里外是青州市王府街道,防汛的神经末梢一直延伸到这里的每个村庄。

24处重点位置摄像头全天候监控,构筑起“数智堤坝”,指挥中心与下属13个山洪灾害村实现实时视频联通,风险预警可通过短信、微信群第一时间推送至基层责任人手中。“过去全靠人工盯守,现在一部智能终端就能看到水位变化”,赵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富说。

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人的执行与判断。

暴雨将至,潍坊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李杰看着手机上的智能水利系统图表感慨:“干水利多年,雨天别人回家我们往外跑,汛期既怕不下雨,又怕下大雨。”

嵩山水库值班室内,工程科负责人郭宝存则一边计算入库流量,一边调整泄洪方案,“既要保大坝安全,又要留出后续灌溉的水源。”

翻开潍坊水文地图,南高北低的地势让405条河流如毛细血管般纵横交错,531座大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

“我们像大地的医生,重在预防。”潍坊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朱振凯的手指划过电子水系图,“水利工作,是防汛与兴利之间的永恒博弈。”

(大众新闻记者 张梁)

责任编辑:朱洪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