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洗手还要收费?景区别给游客添堵了

洋葱快评 07-31 2351

近日,有网民发视频反映,辽宁葫芦岛一海洋乐园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池需要扫码使用,费用为0.3元15秒,该网友认为景区行为不合理。7月30日,该景区工作人员称,收费项目已持续一段时间,暂不清楚收费原因,将向景区管理层反映游客诉求。

上完厕所洗个手还要收费?这种情况实在罕见。据报道,该景区卫生间洗手池并未安装开关和感应出水装置,游客若不扫码付费,根本无法洗手。使用15秒收费0.3元,钱不算多,但这事着实令人添堵。

“用水付费”现象(比如冲脚30秒收费1-2元),在某些海滩浴场也存在。但一般来说,这种收费项目是景区内商家提供的市场化服务,景区公共厕所内都有免费的冲洗设施。即使如此,“洗脚收费”现象也饱受诟病,殃及景区形象。

相比之下,本次事件中的游客没有任何选择空间,除非如厕后不洗手。和如厕一样,如厕后洗手是人的一种基础需求,也是一种良好卫生习惯,如果连游客的这种需求都要付费,景区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诚然,景区不是慈善机构,面临着建设、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成本和压力,设置一些收费项目并非不可理解。此外,设置相关收费项目,也有助于提高游客节约意识,避免资源浪费。

但关键问题在于收费项目是否合理、恰当。作为如厕的必要环节,洗手本该是基础配套服务的一部分,如今把水龙头改造成“收款码”,本质上是景区基础服务的异化和降级。景区将本应承担的基础设施维护、水资源成本,以如此生硬方式转嫁给游客,也是一种吃相难看的短视行为。

就像去餐馆吃饭被收餐具使用费,住酒店被收电梯乘坐费,看似金额不大,实则经不起推敲,更让人如鲠在喉。景区管理者可能觉得三毛钱无关痛痒,却忘了游客体验正是被这些细枝末节一点点消磨殆尽的。

所谓“收费节约资源”的说法,同样经不起推敲。节约用水是美德,但方法有千万种。安装限流阀、感应龙头等成熟技术,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为何偏偏选择最伤害游客体验的方式?

在全国多地景区掀起“花式宠客”风潮的语境下,这家海洋乐园的做法显得格外“另类”。一边是千方百计提升体验、营造宾至如归的烟火气,一边是锱铢必较、将游客最基本的需求也当作盈利点,可谓冰火两重天,高下立判。这种“另类”,暴露的是经营理念的巨大落差和对游客体验的漠视。

说到底,旅游经济是一种口碑经济,旅游消费也是一种情绪消费。三毛钱的洗手费看似精明,损失的可能是游客的二次消费和口碑传播。为了仨瓜俩枣而丢了口碑、砸了招牌,显然得不偿失。

作者:耳东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责任编辑:张泰来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