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淄博:“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为遇困人员撑起暖伞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9:3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寇文奇
11月13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2025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海军介绍本次专项救助行动的相关内容。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是每年冬季民政部门针对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开展的救助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救助务工不着、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482人次,提供饮食、住宿、通讯等基本服务816人次,提供寻亲服务9人次,乘车凭证146张,积极护送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等特殊受助人员返回家乡76人次。
近年来,淄博市民政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救助管理工作,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兜紧兜牢救助管理底线。织密救助网络,健全联动机制,持续搭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救助管理网络,在各区县、镇办、街道共设置了10个过渡性救助站点,83个临时救助站点,2680个救助引导点,前置救助关口,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就近就便求助。今年以来,通过四级联动救助管理网络,为73名受助人员提供了寻亲甄别、护送返乡、生活照料服务。
探索科技赋能,创新救助服务。为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探索科技手段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淄博市民政局在市大数据局的大力支持下,选取了30余处疑似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区域,通过监控视频数据共享实时查看动态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救助模式。此举有效优化了救助力量的调度与配置,提升了街面救助的响应效率,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抓好专项救助行动,筑牢安全底线。在每年夏季和冬季两个季节,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通过提供生活照料、寻亲救助、医疗救治和护送返乡等救助服务,帮助各类遇困人员返回家庭、回归社会。2025年“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期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5人次,提供食宿84人次,护送返乡25人次,发放乘车凭证45张,发放各类救助物资500余份。
今年11月,淄博启动2025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2026年3月中旬结束。专项救助行动开展期间,以“闻报即出”为要求,提高主动救助效率。加强街面救助与劝导力度,备足御寒物资储备,按照“覆盖广、路线密、搜寻细”的要求,在极端严寒天气、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深入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厂房等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区域,以街面救助快速响应、日间夜间巡查两项工作为抓手,以实际行动提升救助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以“五个一”为基础,提高站内照料质量。淄博市救助管理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畅通救助服务热线。受助人员生活区严格落实分区分类管理要求,根据受助人员到站情况,为其提供“一口热饭、一杯热水、一次热水澡、一次理发、一身衣服”,解决基本生活需求,改善其精神外貌,帮助其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
以“四级联动”为体系,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充分发挥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中心站点作用,建立淄博与外市、接收与护送的衔接枢纽,对于在外地市发现的淄博户籍的受助人员,及时与区县沟通,查明身份信息、明确安置措施,做好接收和转介工作。对于在区县发现的外市户籍的受助人员,按需为其提供乘车凭证、护送返乡等服务。充分发挥志愿组织、环卫工人、外卖员、夜间安保人员等群体熟悉街面情况、接触人员广泛、流动性强的优势,延伸救助触角,形成全覆盖、快响应的联动格局。
下一步,淄博市民政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心用情做好救助管理工作,聚焦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与“急难愁盼”,坚决兜牢民生底线,以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大局贡献坚实力量。
责任编辑:曲惠莹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