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新模式,激活节水产业新动能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 昨天19:26
东营市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水资源禀赋条件差,是北方典型缺水城市。东营市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聚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积极探索实施合同节水管理,推进节水产业加快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各类合同节水管理项目21个,其中公共机构7个、工业企业14个,总数居全省首位;《孤岛采油厂供用水管理服务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被水利部评为4个“全国供水管网漏损控制领域典型案例”之一。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节水体系
针对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东营市出台节水地方性法规——《东营市节水控水管理办法》,并印发配套实施意见,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此外,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扎实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东营市还先后出台《关于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 深入推进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东营市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在学校等公共机构、高耗水行业等重点用水领域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打造一批合同节水典型项目,建立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节水控水体制机制,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高质量推进节水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构建倒逼机制,强化源头节水
东营市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科学制定全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具体指标,建立市、县(区)两级控制指标体系,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强化计划用水管理,组织开展上年度计划用水统计和下年度取水计划申报工作,根据用水户用水定额、产能及近三年用水情况,对全市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用水户和公共供水管网内年用水量1万方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用水户核定下达用水计划,并以计划用水管理为抓手,倒逼企业开展深度节水、合同节水。
对重点领域、耗水大户,东营市还广泛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对节水减污潜力大的重点企业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同时,鼓励用水单位通过合同节水管理实施节水改造,并优先支持开展合同节水管理的用水单位参与节水载体遴选。
坚持两手发力,搭建合作平台
东营市组织开展节水服务企业调查,全面掌握全市节水服务企业行业类型、业务范围及可提供服务类型等,并建立管理台账。对重点节水服务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面对面交流、辅导,切实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对接意向合作用水户,搭建双方合作“桥梁”,谋求双方利益结合点。
截至目前,东营市水务部门重点协助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与孤岛采油厂、胜利发电厂等17家企业签订节水服务合同,开展节水服务,累计检漏256处、查处私接管线45条、规范用水户105户,节水584万立方米,服务单位管网漏损率全部降至7%以内。
合同节水管理撬动了社会资本,又紧紧连接节水产业链,促进了节水科技创新,推动了节水设备、材料、技术、工艺的升级换代,培育了能够提供节水咨询、设计和管理服务的企业。
注重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
为做好示范带动,东营市建立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台账,加强对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跟踪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用水现状、节水潜力等开展评估,保证项目关键信息准确规范。同时,利用好节水监督检查、节水评价、水平衡测试等机会,向用水户做好政策解读,并通过合同节水管理实施节水改造,进一步提高用水单位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水平。
此外,东营市还挖掘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模式、新场景、新路径,总结形成合同节水管理成功经验,广泛推送,以点带面引领开展合同节水,推动节水产业健康发展;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推动节约用水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推广普及合同节水管理知识;用活用好节水(水情)教育基地,开展节水普法、水情科普等节水主题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播合同节水理念。
下一步,东营市将持续强化节约用水工作统筹调度,聚焦农业农村、工业、城镇、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全领域合同节水,推进节水产业发展,提升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全力构建“保障有力、科学配置、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格局,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用水保障。(大众新闻记者 李小凡 通讯员 宋薇)
责任编辑:马瑞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