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十四五”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全环节提升城市韧性水平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5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城市生命线工程是城市安全韧性的重要基石,也是精致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全韧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精致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威海市以城市生命线工程为抓手,运用工程的方法,持续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全环节提升城市韧性水平。
建好一个数据库,确保决策科学。通过城市体检等方式,通过定期测绘更新,持续完善威海市地下管线平台,接入热力、燃气、供排水、供电、通信等12类地下管线近4万公里,并随工程进度实时归档,地下管线入网率100%,构建形成生命线“全要素数字档案”,为安全风险的精准识别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绘准一张评估图,实现分级管控。扎实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共完成2578公里燃气管道、4276公里供水管道、1700公里排水管道、12座桥梁安全评估,建立了风险隐患管理台账。对风险隐患精准定位、辨识、评估,实现分级精准管控,并将其作为日常巡检、传感器布点、改造提升的重要依据。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承载能力。2022年以来,谋划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310项,累计完成投资430亿元。供气方面,拥有3条在运长输管线,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全覆盖,应急天然气实物储备量占年用气量5%,实现燃气铸铁管、30年以上燃气管道、20年以上带病运行管道全部清零。供暖方面,大力推进核能供暖等清洁能源,核能供暖面积占比超过11%,核能供暖面积全国领先。管廊方面,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0余公里,入廊管线220余公里,实现了管线集中管理、高效运行。
建成一个信息平台,推进一网统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成覆盖燃气、供热、管廊、供排水、城市防汛、道桥隧等重点领域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监测、精准溯源、协同处置。比如,城区防汛领域,实现重点区域三维淹没模拟与“30秒预警、5分钟响应”的快速调度。燃气安全领域,泄漏点空间定位精度达0.5米,应急响应大幅提速。
“十四五”期间,威海获批首批山东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试点城市。下一步,将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城市工程韧性、管理韧性,不断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石。
责任编辑:范华栋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