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银行”余额告急?医生详解卵巢储备功能,揭秘生育力真相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2 1130
卵巢,好比一家与生俱来的“卵子银行”。
出生时存入约200万“卵子金币”(原始卵泡),此后只消耗不新增。青春期余额约30万,一生中仅有约400-500个能发育成熟并排卵。更关键的是,每一次月经都是一场“内部竞赛”,虽然最终只有一个优势卵泡胜出,但整个过程却会消耗掉一批卵泡。35岁后消耗加速,直至绝经(中国女性平均48-52岁),这也标志着“卵子银行”正式“清零”。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李萍指出,当B超检查显示窦卵泡计数(AFC)显著减少,或者血液检查发现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明显降低时,这其实是在提示“卵子银行”余额不足,在医学领域,这种情况被称作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
卵巢储备功能
——反映卵巢的“年龄”和潜力
卵巢储备功能指的是卵巢中存留的卵泡数量和质量,以及其发育成熟并产生足量雌激素的能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症状主要有生育力降低(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等),月经紊乱(经期改变、经量时多时少等),性激素紊乱(潮热盗汗、失眠多梦、骨质疏松等)。
李萍表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受年龄、遗传、自身免疫、感染,以及妇科手术史、放化疗史等医源性因素的影响。此外,焦虑、抑郁,以及生活压力大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了,怎么办?
——不同人群的行动方案
一、近期有生育计划
医生建议:争分夺秒,提高效率。
1.积极备孕,不再等待
取消“顺其自然”的想法,可以有意识地监测排卵,在排卵期前后同房,提高每月受孕率。
2.及时寻求生殖医生帮助
如果试孕6个月未成功(35岁以上建议试孕3个月),应尽快咨询生殖医学专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试管婴儿(IVF)技术,通过促排卵在一个周期内获得多枚卵子,增加每个周期的成功机会。
3.考虑“生育力保存”
如果计划延迟生育,但卵巢储备已亮红灯,可以与医生探讨卵子冷冻(冻卵),将当下质量尚可的卵子保存起来,为未来留下一份“保险”。
二、暂无生育计划
医生建议:关注整体健康,平稳过渡。
1.不必为生育能力过度焦虑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并不意味着会立刻衰老或失去女性特征,身体依然会分泌必要的激素。
2.关注骨骼与心血管健康
卵巢功能下降意味着雌激素水平可能波动或走低,需重点关注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健康。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跳舞、力量训练等)。
3.管理围绝经期症状
如果出现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等症状,可以咨询医生进行管理和调理,如激素补充治疗或其他非激素疗法,以提升生活质量。
如何“节流”,减缓消耗?
——妇科医生给出的科学指导
1.均衡营养,为卵子“赋能”
(1)多摄入优质蛋白(鱼、虾、豆制品、瘦肉),抗氧化食物(深色蔬菜、蓝莓、坚果)。
(2)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对卵泡发育有益的营养素。
2.规律作息,拒绝“内部损耗”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严重干扰内分泌,加速卵巢功能的衰退。保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至关重要。
3.坚持运动,维持“系统稳定”
每周保持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和盆腔血液循环。
4.管理压力,避免“系统过载”
长期精神压力是内分泌的“隐形杀手”。通过冥想、深呼吸、兴趣爱好等方式学会放松,保持愉悦心情。
5.远离毒素,守护“银行安全”
戒烟限酒,尽量减少接触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如邻苯二甲酸酯等)。
责任编辑:秦聪聪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