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多学科医疗屋”,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构建儿童友好服务新生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2 1103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作为首批山东省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单位,坚持以儿童健康为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实践“多学科医疗屋”诊疗模式,通过整合儿科、儿童保健、康复、心理、营养等多学科资源,打破传统单科诊疗壁垒,构建起集院前、院中、院后于一体的一站式、全流程儿童健康服务新体系,为儿童提供系统、连续、温馨、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立足“一米高视角”

营造友好就医百步圈

围绕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打造风车、气球、花海、飞机、生命科学、果园六大主题医疗空间,以卡通元素、明亮色彩和圆角防滑设计提升环境安全性、趣味性和识别度。

坚持“一米视角看世界”,诊疗环境中所有设施均依据儿童身高、视线及活动习惯精准设计:门诊及病房配备低位扶手、儿童专用座椅、迷你卫生间、私密母婴室及高度适宜的病床;90%病房为双人间,单床净面积达8㎡,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家长陪护与儿童活动需求。

优化诊区布局和就医动线,将检验、检查、取药、治疗等服务全部纳入“百步圈”范围内,实现“挂号不离区、诊疗不出层、检查少跑路”,有效减少患儿辗转奔波,家长孩子双双省心省力。

2024年儿科门诊服务45万人次,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围绕“连续性服务”

打造一站式多学科医疗屋

突破传统按科室分散布局的诊疗模式,将儿童就诊高频、刚需服务进行跨学科整合,在同一区域内集中设置儿科门诊、儿童耳鼻喉科、儿童保健科、儿童眼科、儿童康复中心等单元,形成功能复合、流程协同的“多学科医疗屋”。

现已建立正常儿童档案6万余例,高危儿随访病案6000余例,实现从碎片化诊疗转变为连续性健康管理。

儿科下设17个亚专业,设立体重管理、儿童哮喘、心理行为异常等专病门诊,依托多学科诊疗机制为疑难重症患儿制定综合诊疗方案,年救治危重新生儿超4000例,救治成功率达99%。

开设中医外治门诊,系统开展小儿推拿、穴位贴敷、针灸等服务,实现儿科中医诊疗服务全覆盖。

创新建立“潮汐门诊”机制,通过动态调配医护、诊室与设备资源,有效应对季节性就诊高峰,实现短时等候与高效周转,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响应能力与效率。

全面推行“无痛医院”建设,开展游戏治疗、非药物安抚、亲子陪伴检查,有效缓解患儿恐惧和焦虑。

聚焦“群体化保健”

构建筛诊治康公益性链条

作为济南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承担全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眼病、先心病筛查与干预工作,建立覆盖200万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库,管理阳性患儿超5000例,实现从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到终身随访的全周期公益服务“济南模式”。

针对慢性病患儿,建立系统化专病库,并为需转入成人科的青少年制定科学、连续的过渡医疗计划,实现儿科至成年的健康管理无缝衔接。

积极构建多部门协同的儿童健康保障网络,联合卫健、妇联、教育、残联等部门,共同推动将儿童心理健康筛查、罕见病防治等纳入医保及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政策覆盖与资源可及性。

大力培育“小黄帽”志愿队、南丁格尔护理服务队等公益力量,为经济困难及特殊需求家庭提供心理支持、资源对接与医疗援助。

依托济南妇幼联盟(覆盖125家单位),系统推进技术下沉、标准推广与区域同质化服务。

成立儿童健康专家智库,打造“第一讲堂”科普品牌,广泛推广“家长即教师”(PAT)模式,积极构建“医—护—家”三位一体的健康伙伴关系,全面提升群体健康治理水平。

推动“云管家赋能”

建设儿童健康数字化平台

以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儿童健康服务,系统构建“智慧儿科”平台,实现从预约、诊疗到随访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门诊预约率达92.42%,预问诊及互联网医疗有效扩展服务半径。

平台集成健康APP、物联网设备及VR/AR技术,支持智能随访、居家生理监测、疼痛分散干预和在线实时咨询。通过云平台,家长可随时查看儿童健康状况与诊疗进展,系统基于多维度数据自动预警发育偏离风险,为实现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依托大数据治理,定期追踪家长满意度与儿童健康核心指标,建立数据驱动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持续推进5G、AI技术与儿科服务深度融合,着力建设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高水平智慧医院,全面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响应度和体验感。

夯实“制度化保障”

健全可持续儿童发展机制

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多层次制度设计确保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有效运行。党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将儿童友好目标全面纳入医院发展规划与文化体系,明确多部门职责分工与定期会商机制,实现资源协同和目标管理。

制度层面,系统编写《儿童友好服务标准手册》,建立涵盖环境、服务、管理等维度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推动创新实践制度化、流程化,保障服务品质一致可控。

在人力资源方面,制定儿科紧缺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项培训和进修,系统提升团队专业能力。面向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儿童友好沟通”专项进阶培训,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和沟通技能。

同时,加强儿童健康相关课题研究,依托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与政策设计,形成“实践—数据—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为儿童友好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始终坚持以儿童视角出发,以家庭需求为导向,将友好理念融入诊疗全程,通过空间重组、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实现了从传统单科诊疗到多学科医疗屋模式的转型,为全国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南方案”,助力我国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秦聪聪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