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施策,精准保障:威海财政“组合拳”支撑精致城市品质提升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精致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持续、稳定、多元的资金保障。“十四五”以来,威海市财政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三个聚焦”,系统施策、精准发力,为全市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聚焦城市发展需求,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十四五”以来,共统筹安排省、市资金1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全市303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改造面积达176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9万户,有效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同时,威海市级财政累计安排精致城市专项资金约9.1亿元,重点用于城市体检、市政道路建设、公园广场维护、环境卫生整治、冬季旅游设施配套等工作,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颜值持续提升。此外,还积极向上争取,共获得城市建设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资金19.8亿元,有力支持了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涝提升等一批关键工程,进一步筑牢城市安全运行底线。
聚焦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推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的政策,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探索“专项债+银行贷款+社会资本”的协同投入模式,有效拓宽项目资本金来源。例如,在中韩自贸区青年中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中,专项债资金与政府性银行贷款、社会资本组合使用,共同承担项目资本金,既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也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精致城市建设。下一步,威海市财政局还将继续在城市建设领域,拓展专项债使用范围,形成良性循环。
聚焦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精准高效。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构建了“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项目储备阶段,联合主管部门开展评审,确保项目规划与精致城市建设目标紧密契合;在资金执行过程中,对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及时预警纠偏;在项目完成后,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形成“闭环管理”。通过这套机制,确保了财政资金真正用于“刀刃上”,用在“关键处”,切实提升了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一步,威海市财政局将继续围绕精致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资金保障、政策创新和绩效管理上持续发力,为打造更具特色、更富活力、更加宜居的精致威海贡献财政力量。
责任编辑:范华栋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