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色”文化,华能嘉祥电厂筑牢温暖防线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2 117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凯平 康岩 通讯员 吕伟艳

近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济宁各大热源企业也紧锣密鼓做好各项供热保障准备。作为济宁市区的“主力热源”,华能嘉祥电厂(以下简称“嘉祥电厂”)肩负着济宁太白湖新区、济宁西部城区、济宁经开区以及嘉祥县主城区等地的供热重任,覆盖约15万户居民、1103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

民生冷暖,系于“热线”。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2026年供热季,嘉祥电厂秉承“民生温度就是政治高度”的准则,早已提前进入“战时”状态。嘉祥电厂以中国华能集团“三色”理念为引领,用“红色”筑牢安全与应急的保障网,用“绿色”开拓高效与环保,用“蓝色”精研设备与技术的硬实力的新路径,为确保济宁百姓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季,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温暖画卷”。

“红色”责任

筑牢保暖“压舱石”

保障集中供暖,是关乎群众冷暖的重要民生工程。在嘉祥电厂,这份责任被赋予了“红色”的意涵——它代表着高度的政治自觉、严密的安全保障和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

燃料是供热的“口粮”。在近年来煤炭市场波动、煤价高企的不利因素下,嘉祥电厂提前谋划,展现了央企的强大保供能力。“目前,我们的煤炭库存约18万吨,来源主要为本地煤矿,完全可以满足供热初期的需求。”嘉祥电厂燃料部副主任高勇介绍,不只是稳定的燃料存储,嘉祥电厂还制定了详细的措施,从燃料掺配到热负荷分配,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测算,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口粮”都能供得上、烧得好。

保障供热安全,应急预案是防线。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行工况和不可预知的极端天气,事关供暖的事项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我们电厂对供热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完善和升级,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和培训。”嘉祥电厂市场营销部主任朱鹏介绍,嘉祥电厂计划在供热启动前夕,组织一次全方位的供热前应急演练,并且在供热开始后,还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安排不同场景的应急演练。通过真实模拟设备故障、管网泄露、电源中断乃至极寒天气等多种极端情况,全方位检验人员的应急响应速度、协调作战能力和技术处置水平,确保在突发状况下,队伍能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公司设备设计时已留有充足余量,具备强大的抗极寒能力。”在谈到极端天气应对时,朱鹏也信心十足。嘉祥电厂的设备设计余量,使其在遭遇极寒天气时,能够迅速响应,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供热参数,加大热力输出。嘉祥电厂还通过与北湖热力、中能热力、嘉祥公用等五家合作的热力公司建立“强沟通、明责任、精调控、稳输出”的协同机制,利用管网蓄热、错峰供热等先进手段,有效解决极寒天气下热电供应的矛盾问题。

正是嘉祥电厂这种“万全准备”,换来了群众的“完全安心”。在2024年,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特意发来感谢信,高度赞扬嘉祥电厂在上一供暖季中“全力应对寒潮降温天气,供暖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力保障了群众温暖过冬”。

“绿色”革新

开拓环保“新路径”

面向未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优化、低碳生活方式是大势所趋。作为负责任的央企,嘉祥电厂不仅要提供“温暖”,更要提供“洁净的温暖”,在“双碳”目标下,探索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新路径。

在嘉祥电厂厂区,一辆辆挂着绿色牌照的重型卡车已经开始忙碌,这些“绿色身影”静静驶过,车尾也不再冒出黑烟,这一辆辆新能源重型卡车,已经成为嘉祥电厂推动运输方式绿色转型的“主力军”。“现在我们所有的运煤车辆,已经全部更换为电动新能源重卡。”嘉祥电厂燃料部副主任高勇介绍,嘉祥电厂新能源汽车运输的落地以国家环保政策为核心指引,电厂主动与运输单位深度对接,开展多轮协商,为运输模式转型扫清合作障碍。为保障运输效率,实施“随接随到随卸”机制,提前规划卸煤场地、设备和人员排班,减少新能源车等待时间,针对多趟接运需求,合理调配车辆运力,确保运输频次与煤炭需求匹配,避免运力浪费或短缺。“我们还在全电车运输落地前,提前排查新能源车续航、充电设施布局、极端天气运输等潜在问题。制定应急预案,保障转型后运输链条稳定。”

如今,在嘉祥电厂的燃料的运输线上,一辆辆安静、零排放的电动重卡往来穿梭,取代了昔日柴油车的轰鸣与烟尘。这不仅是运输工具的更迭,更是嘉祥电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

此外,嘉祥电厂还计划在明年对1号汽轮机进行通流改造,改造后,机组在各负荷下的运行效率都将得到优化,预计平均供电煤耗可降低约19.7克/千瓦时,可使嘉祥电厂每年可节约燃煤约22万吨,创造节煤收益超过2300万元。此举不仅使机组能耗满足国家最新政策要求,还能有效消除轴承振动大、缸体变形等安全隐患,为电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蓝色”技艺

锻造保供“硬实力”

如果说“红色”是态度和保障,“绿色”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蓝色”则是嘉祥电厂实现这一切的底气所在。它代表着精湛的科技、精细的管理和精益求精的设备运维水平。

“保障供热,检修必须先行。我们从上一个供暖季结束后,就立即启动了供热设备的‘冬病夏治’工作。”嘉祥电厂检修部主任张宝华介绍。“冬病夏治”是嘉祥电厂保障供热设备长周期安全连续运行的“法宝”。3月27日,嘉祥电厂就编制了供热设备检修计划,涵盖了汽机、电气、热工三大专业,共计45项检修项目。“比如,我们处理了1号首站B供热汽泵出口逆止门不严、2号首站B高压换热器进汽调门卡涩等上一供暖季暴露出的问题。同时,还利用检修窗口,完成了约20项运行中发现的小缺陷整改。”张宝华表示。

从7月到9月底,整个夏季检修期,嘉祥电厂的检修人员挥汗如雨,对供热首站的加热器、循环泵、换热器、滤网、补偿器乃至流量计等关键设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体检”和“手术”。全面消除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解决阀门内漏、设备振动、油质异常、测量不准等“小毛病”,防止它们在关键时刻酿成“大问题”。

在华能嘉祥电厂,“蓝色”不仅体现在精湛的检修上,更体现在对前沿技术的不断追求上。

面对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传统火电机组被要求承担更深度的调峰任务。如何在“深度调峰”和“稳定供热”这对矛盾体之间找到平衡?嘉祥电厂给出了“蓝色”的答案——新建外置粉仓项目。“这是集团内首家应用的60吨储量的外置粉仓,在4台给粉机运行时,能满足机组3.8小时以上的调峰和稳燃燃料供给。”高勇自豪地介绍,在机组深度调峰、负荷极低时,锅炉燃烧容易不稳,影响供热。而外置粉仓能提供稳定、快速的燃料响应,极大提升了机组深度调峰的安全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同时也减少了磨煤机的启停次数。这项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嘉祥电厂在复杂的电网工况下,依然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恒温”的热力。

一份“红色”的责任,一颗“绿色”的初心,一身“蓝色”的技艺。在嘉祥电厂,这“三色”交织融合,构成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筑牢了民生供热防线。

责任编辑:曾现金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