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华源热电厂多维发力筑暖线,全力护航市民温暖过冬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2 129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康岩 通讯员 王丽丽

随着北方气温持续走低、供暖季日益临近,济宁华源热电厂作为保障济宁高新区、兖州区供暖的重点民生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供暖前最后筹备工作。从远赴山西拓煤源储备30天以上用煤、外省长协煤占比达70%,到完成1号机切缸改造、2号机2C修实现供热能力提升10%,从“冬病夏治”专项消缺、煤管技能比武提质,到供热系统提前5天具备冷态循环条件,电厂以“全链条无死角”标准筑牢设备、能源、技能多重防线,凭借1000万平方米供热覆盖的硬核实力,全力以赴保障百万市民温暖过冬。

实战演练筑防线

精修细备迎供暖

10月27日下午,济宁华源热电厂厂门口兖州区高温水供水流量计法兰处,一场模拟漏水严重故障的应急演练紧张开启。来自电厂7个部门及兖州热力公司、高新热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协同联动,以“实战化”标准锤炼应急处置硬功,仅用时40分钟便完成故障排除、系统恢复等全流程处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应急答卷

“我们以‘实战化’标准模拟供热管网故障场景,锤炼应急队伍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应急能力。”济宁华源热电厂生产部汽机专工李昊介绍,目前电厂已提前完成供热系统热态循环,较市里要求的10月底全面达成供热条件的节点,提前三天兑现承诺,为供暖保障预留了充足缓冲期。

这份“提前达标”的底气,源于今夏扎实推进的“冬病夏治”专项行动。6-8月,电厂聚焦热网系统开展自主检修,对核心设备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体检”维护,累计完成81项检修项目,其中包含31项技术监督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更有效节约检修费用约35万元,为供暖季平稳运行筑牢设备基础。

为进一步保障供暖设备安全,电厂还引入智能监管手段强化现场管理。全厂推广人员定位系统,搭配手持式巡检记录仪,通过中控大屏实时可视化呈现作业人员巡检轨迹、现场停留时长,实现管理人员与一线作业人员的双重监督。同时,在关键区域设置重要巡检点,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终端打卡记录,巡检数据实时同步,做到巡检过程可追溯、可核查。

“大屏上的每一条轨迹,都是设备安全的‘护身符’。”李昊表示,智能监管让巡检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隐患发现效率显著提升,为设备安全加上了“双保险”。

常态化巡检制度则让保障力度持续在线,厂房内运行人员实行两小时一巡,紧盯关键设备;检修人员坚持一天三巡,覆盖上午、下午及晚间时段,每晚8点还会召开工作例会复盘当日情况。进入供暖季后,电厂还将根据防寒防冻需求增加夜巡,重点排查设备运行状态与保温情况,全力保障生产与用户端供暖安全。

党建红赋能检修蓝

机组焕新护暖冬

“今年4-5月份,我们完成1号机切缸改造后,机组供热能力直接提升10%,供热灵活性和安全性也实现显著跃升,即便是冬季低温时段,也能稳稳扛起区域供暖负荷,让市民屋里更暖、心里更踏实。”济宁华源热电厂检修部党支部书记陈孝喜的话语中,满是对机组升级赋能供暖保障的肯定。

为了给今冬供暖筑牢“硬支撑”,机组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歇。自9月25日起,电厂启动为期26天的2号机2C修,这场检修虽名为2C修,却以远超常规的标准推进,核心目标就是扫清设备隐患、提升机组稳定性,为供暖季“满负荷、无间断”供热保驾护航。“本次检修涵盖发电机抽转子、汽轮机低压缸揭缸检查、锅炉防磨防爆治理、脱硝催化剂再生、净烟气CEMS改造等多个关键领域,每个项目都直接关系到供暖季机组的可靠运行,涉及范围广、涵盖项目多、工期任务重。”陈孝喜介绍道。

其中,低压外缸吊出作业堪称保障供暖的“关键一战”。作为深入检查汽轮机内部部件、排查潜在故障的核心前提,这一步骤直接决定了机组冬季运行的稳定性。而此次吊装面临多重挑战:外缸体积庞大、重量可观,对起重设备性能和操作人员技术的要求精准到毫米级。为守住供暖保障的“第一道防线”,检修部提前谋划、精益求精,反复推敲模拟吊装方案,不放过任何细节;全面检修调试起重设备,确保万无一失;对作业人员开展详细安全技术交底,明确职责规范。

从低压外缸吊出、抽转子检修到回穿复位,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供暖安全。全体参检人员秉持“5+2”“白加黑”的奋战精神,白天扎根现场攻坚核心项目,夜晚复盘优化流程,在连续攻坚中成功攻克144项检修任务。最终,2号机顺利并网发电,各项运行参数均达预期,为电厂全面完成年度供暖目标筑牢了坚实的设备根基。

“此次2号机组自主检修的圆满收官,不仅大幅提升了机组设备健康水平,更实现了‘技术、成本、人才’的三重突破——核心技术自主化让供暖保障更有底气,检修成本有效管控让资源更集中于供暖提质,而这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有力保障今冬供暖,让市民温暖过冬。”陈孝喜的话语直指核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与供暖保障的深度融合。电厂以“党旗红”引领“检修蓝”,针对性成立“发电机抽转子”“锅炉防磨防爆”2支党员突击队,设立“低压缸揭缸党员示范岗”1个,划定专属“党员责任区”。9名党员主动请缨,认领最难、最险的核心任务——在发电机抽转子作业中,党员带头攻克精准对接难题,确保机组动力核心稳定;在锅炉防磨防爆检查中,党员钻进狭小空间排查隐患,杜绝供暖季爆管停机风险。他们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纽带,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为检修任务高效推进、今冬供暖万无一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储煤稳源强技能

提前备战暖民心

要让百姓温暖过冬、满意过冬,源头供热的稳定可靠是核心基础,而充足的储煤量则是供好热的“压舱石”。今年,济宁华源热电厂供暖覆盖面积再增100万平方米,供暖保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电厂以“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的姿态,从煤源储备、技能提升、设备备战多维度发力,为今冬供暖筑牢坚实防线。

“煤炭是电厂供暖的‘口粮’,口粮充足,供暖才能有底气。目前我们煤炭库存量已满足不低于30天的使用需求,完全能应对供暖季初期的用煤高峰。”济宁华源热电厂燃料部主任王贞波的话语掷地有声。为破解供暖面积增加带来的用煤缺口,电厂燃供部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不远千里奔赴山西开拓煤源。他们日均奔波千余公里,辗转于各大煤炭企业沟通洽谈,为确保运输畅通,更安排专人常驻山西持续跟进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外省长协煤已占企业总采购量的70%,为供暖季热源稳定供应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不仅要“储得足”,更要“管得精”。为提升燃料管理水平,保障煤炭质量,济宁华源热电厂专门举办了以“采样精准度”与“制样规范性”为核心的燃料煤管专业技术比武。比武现场,选手们专注操作、精益求精,裁判们严谨评判、严格把关,领导班子现场鼓劲、全程督导,全员踊跃参与、相互切磋。这场技术比武不仅为员工搭建了技能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全体人员钻研技术、提升本领的热情,彰显出电厂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筑牢供暖质量防线的决心。

供暖备战的脚步持续提速。“目前,电厂供热系统已具备冷态循环条件,较11月1日的既定要求,我们提前了5天完成备战。”济宁华源热电厂营销部副主任张维辉介绍道。作为济宁市重点建设项目、民生工程,济宁华源热电厂两台350兆瓦“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同步配套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及铁路运煤专用线,采用热电中心、汽轮机切缸等前沿技术,可稳定供应200吨/小时工业蒸汽和2000万平方米居民采暖用热。如今,电厂实际供热面积已突破1000万平方米,凭借强大的硬件实力与扎实的备战工作,为市民温暖过冬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