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智能巡检,为菏泽河湖管护插上科技翅膀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1 1929

无论晨光熹微的清早还是星光满天的夜晚,总有一批“空中卫士”守护着菏泽706条河道的安全。9套大疆固定机场和1套车载移动机场如星辰般点缀在河湖间,一架架无人机井然有序地起降,自主执行巡河任务——这是菏泽河湖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巡检后的日常一幕。

除了国色天香的牡丹,纵横交错的河湖也构成了菏泽的血脉。各类河道总长超6760.1公里,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这片土地,却也伴随着治理难题:水利工程基层管理人员人手不足、年龄老化,传统人工巡检面临着效率低、难度大、视野受限等现实挑战。为破解困境,菏泽市先后投资138万元打造河湖库一体化监测平台,逐步构建起无人值守、高效巡检、闭环监管的智慧巡河新模式,让河湖管理真正实现了全天候、无死角的智能守护。

固定无人机场

移动无人机场

这些部署在9个闸所的无人机自动机场,本领可不小:配备长焦和红外相机,能直观呈现可见光和热成像画面,还能适应各种环境,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作业。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制定飞行计划、自动执行任务,从而从繁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有了无人机,一个多功能的管理平台也同步建成。平台具备设备管理、AI智能识别、工单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与云端互联等诸多功能,不仅支持多款机型作业,还能通过网页端进行航线规划,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

这场变革正为菏泽河湖管护注入新活力。

一是视野更开阔:无人机智能巡检实现了重点河湖河段全覆盖,从高空视角、红外视角等多角度、多层次观测,轻松覆盖人工难以触及的复杂地形。这双“千里眼”还能利用算法自动识别河湖“四乱”问题,无论是河道漂浮物、盗挖堤土还是水质异常,都难逃其法眼。

二是处置更高效:在管理平台的加持下,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能通过自研AI分析平台实现自动派单和历史数据复盘。从发现问题到整改,再到最终验收,一套全流程数字化闭环,大大减少了巡检时间,提升了管理效能。

三是巡护更轻松:无人机替代传统人力巡检,以往需要步行走访的河段,如今无人机飞一趟就能精准发现复杂地形中存在的问题。不必担心人手不足的同时,更利用新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推动河湖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菏泽无人机智能巡检项目已入选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的《山东省低空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名单》,为全省河湖管护智慧化监管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这些“空中卫士”用科技之眼守护着每一条河流,让古老的水脉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也为现代河湖管护描绘出充满智慧的未来图景。

责任编辑:李和晴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