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黄河入海口:东营的河湖管护新故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1 1938
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有一片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这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流共33条,水系密布,如同大地的血脉,滋养了6820平方公里的土地,占东营市总面积的82.7%。
为了守护这片大河之洲,东营市打出了一套河湖管护“组合拳”,从法治保障、工程支撑、科技助力和生态修复四大角度发力,实现了由“乱”及“绿”、由“绿”及“富”的转变。

2021.7.3 拍摄于玉带河 河水清澈绿树掩映,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管理
巡河护河,机制是保障。东营在全国率先探索“河湖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法治护河机制,设立了80个法治护河实体站点,1200多名专业人员参与其中,每年都会进行四长联合巡河、组织联席会议、开展集中约谈等,实实在在解决水安全问题。同时,划出286处生态警务片区并为其配置了206名生态警长,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犯罪行为,司法监督也参与到河湖管护治理过程中来。
防汛防洪,水安全是底线。东营科学编制了《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多措并举加强资金要素争取和保障力度,2022年—2024年工实施总投资102.3亿元的4大类116项现代水网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改建的11座平原水库,相当于给城市增加了上亿立方米的“储水箱”;13座新建拦河闸,则增加了城市的雨洪拦蓄能力。应对特大暴雨时,天鹅湖蓄滞洪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城市平稳渡过汛期。今年则继续开工11个防汛安全工程,项目完工后,东营防洪体系会更上一层楼,防汛底气更足了。

2022.4.19 拍于广利河揽翠湖段 蓝天碧水,冲锋舟尽情玩耍
用上“智慧眼”,科技来帮忙。作为全国16个河湖水域空间保护范围划定及管控试点城市之一,东营的水域岸线管控用上了“空天地一体”的河湖智慧体系,无人机巡航、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数字河湖系统齐上阵,让破坏河湖的行为无处可藏。今年上半年共整改销号上级反馈问题194个和38个无人机发现的属实问题,累计拆除违建427平方米,清理垃圾81.1吨,河湖“四乱”现象一年比一年少。

防治水污染,恢复河湖生态,才能助力幸福民生。为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东营重点整治了小棚虾养殖尾水偷排等10多处问题,全市1783家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建了粪污处理设施。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管率达到65.2%,6处城市、118处农村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得到持续巩固。
经过持续治理,东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提前、超额完成了多个目标。如今的东营,省级幸福河湖达到了36条段,金湖银河、永丰河被评为省级效益河湖,淄河获评省级效益河湖标杆。东营代表省政府迎接水利部河长制检查,不仅取得了“零扣分、零通报、零约谈”的优异成绩,其河湖管护模式还被选为全国52个全面推行河长制典型案例之一。
曾经的光板地、盐碱滩,现今已化身飞鸟翔集、水草丰茂的生命沃土,这座黄河湿地之城正焕发新的生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的恢复更让这里成为了数百万只候鸟信赖的“国际机场”。2024年7月,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枚世界认可的勋章,不仅是对东营生态实践的肯定,更是河湖长制推动黄河安澜的生动印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最动人的发展故事。
责任编辑:李和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